近年来,湄潭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,牢固树立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厚植“生态优势”,做全“生态链条”,做强“生态经济”,成功探索出了“荒山变茶山、茶区变景区、茶山变金山”的绿色发展路径,奋力建设“生态美环境优、生产美产业强、生活美百姓富”贵州最美乡村。
湄潭县现有茶园60万亩,茶叶生产、加工、营销企业及加工大户781家,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,省级龙头企业28家,市级29家,年加工能力8万吨以上。全县出口资质齐全企业52家,截至目前茶叶实现直接出口近5000万美元,主要以出口红茶、CTC红碎茶、毛峰为主,红茶出口量占比60%,绿茶出口量占比40%。根据《2021中国茶叶进出口贸易分析报告》全国主要出口省市2021年度的具体出口数据比较(详见下表)。
湄潭红茶出口均价为24美元/kg,绿茶出口均价为15美元/kg,通过对比上表会发现湄潭茶叶出口均价处于较高位置。究其原因,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:
一是自然环境得天独厚。湄潭县地处北纬27度黄金产茶带,与印度大吉岭、福建武夷山同处在世界三大黄金产茶区,是典型的“高海拔、低纬度、多云雾、无污染”的地区,出产的绿茶香高持久,滋味鲜爽,汤色翠绿明亮,叶底嫩绿鲜活;红茶甜香浓郁、汤色红艳明亮、滋味鲜浓醇厚,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成就了湄潭茶的优良品质。二是茶树种质资源丰富。1939年民国中央实验茶场(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前身)落户湄潭县,现保存有2800余份茶树种质材料,先后培育出“黔湄601”“黔湄419”等黔湄系列和“黔茶1号”“黔茶8号”等黔茶系列茶树良种。截止目前,经国家审(鉴)定和登记的在湄潭培育出来的国家级良种有10个,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15个。同时,成功引入了福鼎大白茶、安吉白茶、黄金芽、中黄1号、金观音、金牡丹、龙井43、中茶108等国内优良品种。全县无性系国家级茶树良种茶园面积57.85万亩,占全县茶园的98.69%。三是茶叶内涵物质丰富。氨基酸是茶汤鲜爽味的主要物质,《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-茶树》标准中规定:游离氨基酸含量指标≥5.0%为特异茶树种质资源。经有关部门鉴定湄潭茶叶氨基酸含量较高,其中绿茶氨基酸平均含量为5.6%,全国平均含量为4.3%,这都充分说明了湄潭茶叶具有很好的鲜爽度。湄潭森林覆盖率达66.04%,植被丰富、生物多样性好,使得茶树持嫩性好,能形成丰富的香气成分,且香气悠长持久。湄潭茶水浸出物平均含量为42%-45.8%,高出国家标准中绿茶水浸出物≥34%标准的11.8个百分点。四是强化茶叶质量安全源头管理。湄潭县严格执行贵州省茶园禁限用128种农药标准,及对照欧盟、日本出口茶叶标准提出的28种出口茶园慎用农药,出台了茶叶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制度,“10-20户连带联保”等制度。目前建成欧盟标准茶园8万亩,雨林联盟认证茶园4.4万亩,有机茶园认证4.8万亩,出口原料种植场备案基地25.9万亩。在2013年成为贵州首个“国家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”、2021年获得“贵州省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(茶叶)”、2022年获得“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”。并积极推动茶园管护社会化服务,实现由管散户向管公司、管农民向管专业团队的转变,从机制上、根源上消除农残风险。探索出了以栗香、高原春雪等为代表的企业自营基地,企业独立承担管护投入,自行经营产出茶青;以县耕田公司、落花屯合作社为代表的项目驱动型管护,通过项目资金支持统一农资投入,农户自行完成管护;以洗马幸福园合作社为代表的市场化管护,通过引进专业化团队,实行“合作社+农户”协作,农户到合作社购买统一农资,由专业团队做好技术指导,茶青由合作社高于市场价格收购等三种茶园管理模式,带动了质量、效益提升,真正打造了高品质、无污染茶园,让干净黔茶走向世界。五是精准拓展目标市场。东部地区在各大产茶区收购茶叶半成品用于精制拼配后再出口,因收购的茶叶成本低,出口价格自然不会太高,但销量却很大。主要出口摩洛哥辐射非洲市场,出口乌兹别克斯坦辐射中亚市场,非洲和中亚市场仍是中国茶叶出口尤其绿茶出口的主要市场,但是价格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。湄潭立足资源禀赋,着力于发挥品质优异、质量安全优势,从出口相对低端的传统茶叶逐渐向名优茶、包装茶等方向发展,近年来主攻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等东南亚市场。因为东南亚是世界华侨、华人最集中,人数也最多的地区之一,新加坡的华人比例占70%以上,其次是马来西亚,约占30%。消费者对中国茶文化、茶历史非常了解,饮茶习惯与国内几乎没区别,并且更看重茶叶的品质,所以茶叶价格相对较高。
湄潭县将立足比较优势,做足产业规模、壮大产业基础,以茶叶出口为突破点,跳出原料基地思维桎梏,推动茶叶从抓生产向抓链条、从抓产品向抓产业、从抓环节向抓体系转变,精准市场定位,培育壮大市场主体,提升出口服务能力,力争将湄潭打造成为“贵州省茶叶出口集聚区”。(通讯员胡腾)
来 源:微美湄潭
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